“小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阶段总结
本学期,我们高力房中学以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为指导思想,以全面、协调、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为引领,以 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”为教学宗旨,以“学生为主体、教师为主导,发展为主线”的“三为主”教育思想为指南,本着相信学生、依靠学生、解放学生、鼓励学生的思想,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,在课堂教学中,远学洋思中学的“自学训练理念”,近学凤城六中的“分组联动”方法,探索出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——“小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教学模式。经过半年的实践,已取得一定的成绩。现将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:
一、关注学生的发展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
我校构建的“小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教学模式是融目标教学,尝试教学,成功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。“小组研讨” 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、讨论、交流解决疑难问题,创设出民主、平等、竞争的氛围,生教生,生生互动。“当堂训练”就是通过当堂展示训练和当堂作业,巩固所学知识,形成能力,举一反三,实现课堂教学目标。这种教学模式既能体现关注学生发展这一核心理念,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,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,学习的乐园,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。此教学模式是分四步完成的:
1、课前展示
在新课之前,由学生自主主持进行课前展示。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,也可以是检查本节课的预习,还可以展示学生与本科有关的基本素质。展示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,如抢答题、小组必答题、小组互评等。如语文教师张敏在写作训练课《寻觅春天的踪迹》中,学生在主持人的带领下,收集了描写春天的成语六十多条,谚语二十多条,诗词十二句,为本节课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历史教师王艳在《改革开放》一课的课前展示中,主持人设计了10道抢答题,每道题都有十几名学生同时站起来说出答案,这种效果是原来的课前提问所无法达到的。课前展示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,又展示了学生的才华,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。
2、小组研讨
教师在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,指导学生通过组内自学研讨,初步解决课堂教学目标,并在研讨中达到互教互学的目的,这是此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。在小组研讨中,教师的任务就是明确目标、创设情境、营造氛围、引导学生、鼓励学生、赏识学生,在关键的地方画龙点睛。如语文教师王秋实在教读《海燕》一课时,通过小组研讨感知海燕的形象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朗诵散文诗的同时,相互交流领悟到的思想境界,哪个小组有困难时,她就作为小组中的一员,和学生一起朗读、交流,从而使学生真正的领悟了海燕革命先驱者的形象。英语教师王艳玲用她那特有的教学机智和风格,把英语课的相关语法和句式,通过小组研讨的形式轻轻松松的完成了,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小组研讨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,提供了合作探究的舞台,满足学生展示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,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,学习的主人。
3、达标训练
学生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,以小组为单位,应用本节课所学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从而达到巩固目标,形成能力,举一反三的目的。本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时间和空间,让学生在本组黑板上展示、汇报,使学生在说、讲、写、做、看、听、思、疑这些展示中,认识到自己的价值,提高自己的能力,体验到成功的乐趣,树立起学习的信心。英语教师冷小英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“aaa”的学习中创设了一个自由的英语空间,让每个学生自由的在课堂上去说、去做,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数学教师王艳玲在《反比例函数图像及性质》一课中,从小组研讨到达标训练,整个过程讲话不超过十句,但学生在展示板上的解题和讲解却有条有理,清晰准确。
中国学生其实不缺少才华,更不缺少智慧,而缺少的是展示的机会。达标训练这一环节满足学生渴望展示的特性,在展示中建立自信,在展示中不断进步,在展示中健康发展。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,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,每一次展示都是学生进步的阶梯。作为教师,千万别小看学生的每一次展示,说不定一次不经意的展示就能改变学生的命运,影响学生的一生。
4、完成作业
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,进一步强化教学目标,并让学生当堂完成课堂作业。从而达到实践创新的目标。学科不同,实践创新的内容不同。“语文”的人生启迪,思想感悟;“英语”的语言运用“数学、物理、化学”的解决生产、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。这一过程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拓展提供了机会。
二、变革学习方式,让学生快乐的学习
学习方式的变革是“小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。传统的学习方式窒息学生的思维能力,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。此次变革改变了原有的单一、被动、陈旧的学习方式,建立了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,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、快乐的学习。主要体现在:
1、分组。
“分组”是“小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的标志性要素。班级平均分组,每组6至8人。平均分组本身就是一种竞争,而7人左右的小组,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和凝聚力。组员责任明确而具体,一般每组都有两名组长,每人负责3名组员;组内人人都是科代表。每组都是团结向上的团队。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名,有自己的目标,有自己的誓言。每个组都是有自己文化和精神追求的团体。每组都有一块黑板,是组内展示和组间竞争的一个平台。如八年二班的七个小组分别以传奇队,冲锋队、追风队、雄鹰队、霹雳队、海燕队、逍遥队命名,很有气势;七年二班则以阳光一组、智慧二组、星光三组、梦想四组、快乐五组、理想六祖、宇宙七组命名,更有意境。再加上每组都有自己的誓言和座右铭,为班级增添的浓厚的文化气息。
通过分组学习,组内互帮互助都在动,组间互相竞争,互不相让也在动,分组分出了竞争,分出了活力,分出了互帮互助、互相监督、互相鼓励,也分出了凝聚力和团队精神,更分出了责任,分出了和谐,分出了高效,分出了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新境界。
2、互教
“互教”是“小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 课堂的核心要素。“互教”就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,合作探究。即“兵教兵”,就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,促使学生通过思考,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问题。整个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,每2人还要结成互帮对子,互帮互助互学。这样教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,只要给学生创设民主,平等,竞争的氛围就可以了。语文教师王丽在教读《木兰诗》一课时,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,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。每组的小组长和语文课代表都成了本节课的老师,他们既要给本组成员范读,又要帮助组内同学理解,还要引领其他同学赏析,教学效果非常好。物理教师田俊红在教学《安全用电》的课堂上,全部让学生自学、自探。书上的内容看懂了,就联系生活实际,互相列举现象,说明原理,指出正确的做法,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。小组互教互学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,提供了合作探究的舞台,满足学生展示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,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、学习的主人。
3、展示。
“展示”是“小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的最大亮点。它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展示这一天性,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时间和空间。在“分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中,学生的展示无处不在:课前活动由学生组织、主持,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;课堂上让学生自学,让学生交流、讨论,让学生上黑板展示、汇报,鼓励学生质疑、解答。这样学生在说、讲、写、做、看、听、思、疑这些展示中,认识到自己的价值,感受到自己的重要,体验到成功的乐趣,树立起学习的信心。英语教师刘冠群在课堂上让班级54名学生至少展示一次,多的展示三次,学生在每次展示后,她都作出鼓励的评价,并适时报以热烈的掌声。通过展示活动,让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、获得成功的同时,自信心越来越强,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,越来越乐学、愿学。不仅如此,伴随着知识的获得,学生的核心能力素质——自学能力、实践创新能力、合作意识、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交往能力也会逐渐提高。
4、竞争
“竞争”是学生的天性,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。为此,“分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就充分利用学生好胜这一心理,让竞争贯穿整个课堂。有了竞争,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。课堂在竞争中变得无限精彩。“分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,课前活动有竞争,自主探究有竞争,展示汇报有竞争,强化训练有竞争,完成作业有竞争。竞争无处不在,竞争贯穿课堂始终。每个班级都有小组分数统计表,每天一统计,每周一汇总,学期末进行评比。另外我校还评选出各班的展示之星、参与之星、进步之星,期末给予表彰。这些做法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,激活了学生展示的天性,点燃了学生互帮互助的热情。
由于我校的“分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才刚刚起步,因此就一定有许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,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一些教师对课改思想上认识不到位,理念未更新,实质未吃透,流程不熟练,课前准备的不够充分,没有注重学生的分组竞争,展示训练。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:
1、继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,统一认识,不换脑就换人。初中阶段教育的关键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,它是学生发展的内驱力,为此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展示自我。自信比知识重要,成功比成绩重要,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和成功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。对学生而言,阻碍他们学习的往往不是基础,而是信心不足,对于后进学生而言,使他们后进的不是智力,而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长处,对自己失去信心。学生发展的根本,首当其冲是为学生积淀成长的自信,有了“自信”,学生便拥有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,就有了昂扬的生命底色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,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信。
2、加强备课管理,进一步吃透教材,搞好集体备课,为上好课做充足的准备。“分组研讨,当堂训练”课堂教学模式的每个环节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是特别严格的,教师必须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,并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课前展示,引导学生小组研讨,鼓励学生大胆展示,还要针对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训练题和作业题,把各小组表现的评价贯穿于课堂始终。具体要求是:
第一,课前展示要张弛有度、形式多样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达到积累知识,检查复习和预习,为学习新知做准备的目的。
第二,设计教学目标必须明确,必须符合学生学习实际,小组研讨内容要能调动学生自学探究、合作交流的积极性。
第三,课堂中要进行学法指导,结对帮扶,调动合作的力量,要把小组竞争和小组评价贯穿于课堂始终。
第四,设计练习,要根据典型性、针对性、量力性原则精心设计,调整学生作业时间与预习时间,强调当堂达标,减少作业时间,逐步增加学生的预习时间,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,今日事今日毕。
第五,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,注意布置的思考题要能启发学生学习,真正体现“课前百倍功、课上几分钟”,实现精讲精练。
二、一些学生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,不能自主学习,没有养成预习习惯,不能自觉地融入小组的学习中去,小组研讨参与少,展示训练不积极,成了课堂的看客。还有个别学生不能正确的对待小组竞争,影响了课堂秩序。针对此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:
1、学生快乐充实的学习生活是德育的真正基础,产生德育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由于教学不当而造成学生的厌学,受压抑,无心向学,反之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,努力向上,德育工作就不是问题。
2、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榜样,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。
3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,引导学生做人,引导学生发展,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。
4、活动是最大的教育资源,作为教师就是要多做一些学生终生难忘的工作,在学生心灵深处播撒一些美好的种子,让这种美好的东西陪伴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,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。
5、德育就是关注生活细节,让校园里的每件事都成为教育资源,把每一件事做实,做细,做科学,持之以恒,形成习惯。
6、教育的本质不应该只是表面的“分数”。应是对生命的关注,教育应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。
总之,我校的教学改革已走向正轨,市进修学院中教部领导、县教育局领导,进修学校的各位教研员等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,对我校的教学改革给予的充分的肯定和指导,只要我们坚持不懈,认真专研,大胆实践,就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成效。
教学有法,但无定法,贵在得法。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的高度投入、潜心深入和灵活的教育机智,必须一切从教材实际出发,从学生实际出发,顺乎学情,顺乎自然,讲究实效,灵活运用,形成特色。
让我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、进步是我们的追求,让我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信和成功是我们的责任,让每一个学生的美好人生从高力中学开始是我们的奋斗目标!
高力房中学
2010年7月